欢迎访问在线丝博会

在线丝博会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为国际经贸托起法治“公平秤” 西安高水平打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4-09-22 来源:西安新闻网 作者:王涛 编辑: 李孟谦 阅读:

在“一带一路”检察法治宣传展示区,工作人员介绍相关情况。(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涛 摄)

9月21日,秋高气爽,岁物丰成。作为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5项重点活动之一,法治西安 示范先行——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推介交流活动圆满举办,示范区正式加挂“中央法务区”,拓宽建设内容和法务功能,为加快示范区发展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新起点,回顾示范区成立以来,在一项项生动的创新实践中,改革与法治始终相伴而生、同向而行,展示着示范区的勃勃生机,打造辐射中亚、西亚,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创新实践区的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为日益繁荣的国际经贸托起法治“公平秤”。

先行先试

全力创设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位于西安主城区东部的浐灞国际港,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陕西自贸试验区核心片区,建成占地5600亩,口岸门类齐全、支撑体系完备的国际物流枢纽,中欧班列(西安)年运力突破10000列、超6600万吨,范围覆盖亚欧全境,已成为陕西、西安服务全国向西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核心区。

依托浐灞国际港区位资源优势,西安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创性打造引领涉外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旨在为陕西、西安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贸往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保障。

规划先行,纲举目张。西安市将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深入开展示范区发展规划研究,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市经验做法,着眼国际化视野、特色化定位、市场化要求,制定出台了《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建设发展规划》),为近中远期建设提供了参考指引。

根据《建设发展规划》,西安市将按照“国家平台、丝路中心、国际水准、引领示范”的建设标准,逐步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立足陕西内陆型开放的商事法律服务优选地、面向西部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法治资源集聚地、服务全国涉外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区、辐射“一带一路”商事争端解决的创新实践区。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示范区发展,今年8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示范区建设作为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活动重点内容之一,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资源导入,加大交流合作,推进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目前,示范区已基本建成以诉讼、仲裁、调解、检察服务、人才培养及法律查明服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链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法律论坛、法律研讨日趋活跃,涉外法律服务和研究渐成气候,示范区成为新时代西安乃至陕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集聚资源

加快打造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高水平建设示范区,当以集聚法律资源要素为前提。

示范区围绕“一站式”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高级别法治平台项目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夯实国家级示范区的底盘;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机构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动能要素”,培育法律行业聚集链条。

目前,已有众多“国字号”平台和法务机构入驻示范区,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司法部“三个中心”、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陕西联络处西安联络办公室等机构已落地运行。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国际商事巡回审判庭揭牌运营,西安知识产权法庭、灞桥区法院自贸区法庭等持续强化涉外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多层级司法审判架构持续完善。为助力涉外企业便捷高效化解争端,示范区还鼓励境内外知名行业协会、业务组织依法组建调解、第三方评估、事实调查等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构。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西安调解中心在示范区设立工作站,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实体化运行,西安仲裁委员会整体进驻,示范区日益成为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在不断完善法治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业奖补政策《申报指南》,进一步加大涉外法务机构落户运营、优秀涉外法务人才培养引进、法律研究等奖补力度,先后引进多家知名律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上海段和段律所总部将其作为全球涉外法律人才培训中心落地示范区。据统计,目前已有律所、仲裁、调解、鉴定、公证、域外法查明机构等3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入驻示范区。

如今,经过多年探索和创新,示范区基础法治保障平台已基本完备,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对外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有了明显提升。示范区紧紧围绕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国际公路运输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运用调仲结合、诉调结合、诉仲结合的国际商事争端“融解决”机制,多元化解决涉外企业纠纷有了新路径。

在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企业间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成为合作伙伴的“反转”已不稀奇。2023年11月,芬兰一家公司以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由对我省一家建筑企业提起民事诉讼。西安中院受理该案后,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委托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调解。很快,工作人员了解到,这家陕西企业并非故意侵权,芬兰公司也有意拓展中国西北市场,经几番沟通后,两家企业不仅握手言和,还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据悉,为持续满足涉外企业多元解纷需求,示范区探索商事调解组织登记管理试点,建立“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机制,先后聘请40名特约调解员,2023年成功调解近2000件商事纠纷。

以法促商

积极培育经济活跃发展增长极

“自从有了‘法企同堂’微信群,我们可以随时获悉各类涉外法律知识,这是示范区专门为方便企业设立的。”法士特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个微信群的成员包括企业代表、资深律师和司法局相关负责人。

这只是示范区以法促商、护企“出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示范区聚焦中欧班列、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一带一路”特色业务,依托“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上的知名仲裁、调解等机构和专家资源,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法律服务论坛及交流合作会议,搭建起了丰富高效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机制。

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上闯荡,技术、产品、服务水平等是“硬实力”,而法律“软实力”同样关乎企业发展的前途命运。

为了让“走出去”的企业更有底气,示范区构建常态化法企双向交流机制,为57家外经贸企业的113个涉外法律问题提供“一对一”法律建议,动态编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合作指南》、涉外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定期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创新举办涉外法律服务“会客厅”,有效提升“法企对接”能级和实效。

法治同开放始终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聚焦为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更优法治保障,示范区将循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紧抓新机遇、趁势再腾飞,锚定法治“坐标系”,为陕西、西安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伴随着示范区正式加挂“中央法务区”,未来西安市将助推中欧班列(西安)驶向对外开放新征程,协同发力加快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示范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级与效力。 

西安报业全媒体 记者 王涛